纯黄白鬼伞Leucocoprinus birnbaumii
(Corda) Singer 1962
基本信息 | - 通用中文名Chinese name:纯黄白鬼伞
- 别称&俗称Othernames:黄色白鬼伞, 金黄色环柄菇
- 拉丁学名Scientific name:Leucocoprinus birnbaumii (Corda) Singer 1962
- 属Genus:蘑菇科Agaricaceae
- 属Genus:白鬼伞属Leucocoprinus
- 分布Distribution:广泛分布
- 有分布的省区Provinces:广东省
查看具体分布情况 - 生态Ecology:在室外: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阔叶林地、混交林地、草地、路边绿化带、田地等环境;在室内:全年可见于花盆、花坛、温室、培养箱等环境中。
- 营养类型Nutrition Mode:腐生Saprotrophic
- 置信指标Confidence:★★★
|

来源:卷柏介绍部分
简介:该物种是一种广泛分布且极为常见的柠檬黄色调蘑菇,各部位都布满了黄色的鳞片,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花盆、温室、森林地表等环境。该物种的主要特点是菌盖近钟形至斗笠形,硫磺色,边缘有明显条纹;菌褶乳黄色,离生;菌柄基部明显膨大;褶缘囊状体多呈纺锤状或棒状,顶端通常具有指状或乳头状凸起。纯黄白鬼伞的整朵蘑菇表面都覆盖有容易脱落的柠檬黄色鳞片,用手触碰时很容易粘在受伤,菇体老化后鳞片会脱落使菇体颜色黯淡下来一些。
花盆常客
纯黄白鬼伞在花盆、温室等人工环境中非常常见,它可能随着观赏植物交易或者营养土交易而传播。
关于它对植物、人的影响,和是否需要除掉它的讨论,见
此处。
相似物种
硫色白鬼伞
L. straminellus也可能是随着观赏植物交易传入我国的物种,它像褪色版的纯黄白鬼伞,整体呈奶油色或淡黄色,仅菌盖中部带有黄色调。据记载,它的菌盖鳞片由球形细胞组成(纯黄白鬼伞是卵形、圆柱形细胞),且担孢子更小,5.0-8.5×4.0-7.0μm,而纯黄白鬼伞9-10.5×6-7.5μm(Vellinga, 2001;杨祝良等,2019)。
除此之外,没有特别相似的物种。脆黄白鬼伞(易碎白鬼伞)
L. fragilissimus和本种近缘且同样带有黄色调,但它的体型极其瘦弱,菌盖非常薄,呈膜质,表面有深沟纹,菌柄细且基部不明显膨大,褶缘囊状体呈梨形或宽棒状且顶部无凸起,通常出现在花盆以外的环境,很少出现在花盆中。
食毒性 - 胃肠炎型中毒Gastroenteritis据记载该物种有胃肠炎型毒性。一般来说,胃肠炎型毒蘑菇的普遍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等,可能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严重时伴有电解质流失、肌肉痉挛等。
由于该物种颜色鲜艳且肉质少,极少有人采食,2019-2022年并未报道一起中毒案例,所以没有具体的案例可考。
以色列报道了较多的孩童误食本物种的案例,因为常见于室内花盆,容易接触而又颜色鲜艳,孩童很容易误食,需特别小心并尽快拔除蘑菇。
另外,该物种偶尔见于饲养动物的环境中(如饲养蜘蛛、龟类、蛙类的椰糠土,饲养各种动物的雨林造景缸中)等等,但目前纯黄白鬼伞对动物毒性,以及其孢子对动物的影响还缺乏相关研究。
食毒性介绍的参考文献
-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 - China, 2021, 2022. Haijiao Li et al.. China CDC Weekly    
-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 - China, 2022, 2023. Haijiao Li et al.. China CDC Weekly    
-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 - China, 2020, 2021. Haijiao Li et al.. China CDC Weekly    
- Mushroom Poisoning Outbreaks - China, 2019, 2020. Haijiao Li et al.. China CDC Weekly    
- 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 2016. 陈作红、杨祝良、图力古尔、李泰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 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 2019. 杨祝良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不同文献记载中本种的食毒性
涉及到该物种的相关文献
(能证明该种在我国有分布的文献)
- 云南野生菌, 2022. 杨祝良、王向华、吴刚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 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 2019. 杨祝良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 中国西南地区常见食用菌和毒菌, 2021. 杨祝良、吴刚、李艳春、王向华、蔡箐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 毒蘑菇识别与中毒防治, 2016. 陈作红、杨祝良、图力古尔、李泰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 中国热带真菌, 2010. 吴兴亮、戴玉成、李泰辉、杨祝良、宋斌. 北京:科学出版社    
- 中国毒蘑菇名录, 2014. 图力古尔,包海鹰,李玉. 菌物学报33(3):517-548    
- 深圳市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2021. 伍利强. 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中国经济真菌, 1998. 卯晓岚. 北京:科学出版社    
- 黑石顶大型真菌图鉴, 2019. 李方.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浙江大学校园大型真菌图谱, 2019. 朱旭芬,林文飞,霍颖异.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物种描述
无描述
库中图片 2 张
图片2
拍摄者(昵称或真名):©SHAKESPEAR
拍摄日期:未知
图片的原拍摄者保留所有权利
标签:环柄菇类真菌 上次编辑:2023-08-15
物种编号:106
Revised:true
本页向外链接的参考文献:总计 18 条链接(含重复)
重定向至本页的页面:总计 1 条链接©菌物志Myco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