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毡鹅膏Amanita vestita
Corner & Bas
基本信息 | - 通用中文名Chinese name:绒毡鹅膏
- 拉丁学名Scientific name:Amanita vestita Corner & Bas
- 属Genus:鹅膏科Amanitaceae
- 属Genus:鹅膏属Amanita
- 分布Distribution:湖北、台湾、广东、海南
- 有分布的省区Provinces:*暂无信息*
- 生态Ecology:*暂无信息*
- 置信指标Confidence:★★★
|
介绍部分
*介绍待补充*
涉及到该物种的相关文献
(能证明该种在我国有分布的文献)
- The family Amanitaceae: molecular phylogeny, higher-rank taxonomy and the species in China, 2018. Cui, Y.-Y., Cai, Q., Tang, L.-P., Liu, J.-W., & Yang, Z. L.. Fungal Diversity, 91(1), 5–230.    https://doi.org/10.1007/s13225-018-0405-9
- 中国热带真菌, 2010. 吴兴亮、戴玉成、李泰辉、杨祝良、宋斌. 北京:科学出版社    
- 车八岭大型真菌图志, 2017. 李泰辉、宋相金、宋斌、张朝明. 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物种描述
以下描述摘自相关参考文献,不一定完全反映物种真实形态,可能存在文献过时、描述错误或者描述片面等情况
文字识别时可能有纰漏,描述若与参考文献原文有出入以原文为准
外文描述的参考翻译系网站管理者的个人翻译,仅供参考,具体以原文为准
描述1 描述来源:车八岭大型真菌图志类型:简短的描述(摘录自图鉴等,请注意甄别描述真实性)
描述原文:
084 绒毡鹅膏
Amanita vestita Corner & Bas
菌盖直径 3~5 cm,初凸镜形,后平展,无沟纹,密被黄褐色、浅褐色至暗褐色绒状、絮状至毡状的附属物,中部有易脱落的疣状鳞片;盖缘常附白色絮状附属物。菌肉白色,伤不变色。菌褶离生至近离生,白色。菌柄近长 4~6 cm,直径 0.5~1 cm,圆柱形,稍向下增粗,或白色至灰色,被近白色至浅灰色纤丝状至絮状附属物;内部实心,白色;基部膨大至近梭形,直径 1~2 cm,常有短假根。菌环上位,易破碎脱落。担孢子7~10.5x5~7 μm,椭圆形,光滑,无色,淀粉质。
生境|夏秋季单生至散生于热带及南亚热带林中地上。
讨论|我国分布于华南地区。其菌盖及菌柄被相当特别的绒状、絮状至毡状的附属物和鳞片,可作重要的野外识别特征。毒性未明,可能有毒,不宜食用。
库中图片 0 张
无图片
本词条的创作得到了共同创作者 龙栩川 的帮助。
感谢共同创作者整理物种列表、撰写内容、提出修改意见或回答专业性问题!
标签:[无]
上次编辑:-
物种编号:303
Revised:false
本页向外链接的参考文献:总计 4 条链接(含重复)
重定向至本页的页面:总计 0 条链接
©菌物志Myco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