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ic

搜索类型: 前后匹配前匹配学名全匹配中文名全匹配 帮助
筛选:        所有物种内容完整的物种
收录内容:
!此物种的词条还缺乏内容,有待后续补充。欢迎点击下方按钮编辑
SpeciesFungorum链接  Mycobank链接    大字模式

露伞 Chamaemyces fracidus

(Fr.) Donk. 1962

基本信息

  • 通用中文名Chinese name:露伞
  • 别称&俗称Othernames:露矮菇(红色名录)
  • 拉丁学名Scientific name:Chamaemyces fracidus (Fr.) Donk. 1962
  • 属Genus:蘑菇科Agaricaceae
  • 属Genus:露伞属Chamaemyces
  • 分布Distribution:我国北方地区:北京、西藏等
  • 有分布的省区Provinces:北京市,西藏自治区(文献记载)
  • 查看具体分布情况
  • 生态Ecology: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或草地上。
  • 营养类型Nutrition Mode:腐生Saprotrophic
  • 置信指标Confidence:★★★


介绍部分

简介: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整体白色至淡黄色,幼小时常挂有液滴;菌盖米黄色至黄褐色,光滑,湿润时黏,干燥时容易龟裂;菌褶白色,离生;菌环上位,薄而窄,有时会脱落;菌环以下的菌柄被细小褐色鳞片;菌褶菌髓规则型;担孢子细小,无色透明,非淀粉质,非类糊精质;有褶缘囊状体、侧生囊状体和锁状联合。
该种的特征很独特,是环柄菇类真菌中少数几乎没有任何鳞片的物种。有侧生囊状体、担孢子非淀粉质也非类糊精质等特征也有别于多数的环柄菇。

物种介绍引证的参考文献

(上文介绍部分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1. 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 2019. 杨祝良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涉及到该物种的相关文献

(能证明该种在我国有分布的文献)
  1. 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 2019. 杨祝良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物种描述

以下描述摘自相关参考文献,不一定完全反映物种真实形态,可能存在文献过时、描述错误或者描述片面等情况
文字识别时可能有纰漏,描述若与参考文献原文有出入以原文为准
外文描述的参考翻译系网站管理者的个人翻译,仅供参考,具体以原文为准

描述1 描述来源: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
类型:完整全面的描述(摘录自专著、论文等)
描述原文:
露伞 图10
Chamaemyces fracidus (Fr.) Donk, Nova Hedwigia, Beih. 5: 48, 1962.
Agaricus fracidus Fr.,Epicr.Syst.Mycol.(Upsaliae): 25,1838.
Armillaria fracida (Fr.) Gillet, Hyménomycètes: 77, 1874.
Lepiota irrorata Quél., Compt.Rend.Assoc.Franç. Avancem. Sci.11: 3871883.
Lepiotella irrorata (Quél.) Konrad,Schweiz. Z Pilzk.12: 177,1934.
Drosella fracida (Fr.) Singer,Lilloa 22: 446,1951(invalid).
Drosella irrorata (Quél.) Kühner & Maire,Bull.Soc.Mycol.France 50:15,1934(invalid).
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幼小时常挂有露珠状黄褐色液滴。菌盖直径3~5cm,初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央有圆凸,米黄色、浅黄色至黄褐色,有时带粉红色色调,至边缘渐变为米色,无鳞片,湿润时黏;边缘有时有辐射状排列的皱纹;菌肉白色至米色。菌褶白色至米黄色,离生,稠密,不等长。菌柄长4~6cm,直径0.5~0.8cm,近圆柱形,菌环之上白色,近光滑,菌环之下被细小的褐色鳞片,中空。菌环上位,薄而窄。
菌褶菌髓为规则型,由直径为3~10um、无色的菌丝组成;菌丝横隔上有锁状联合。担子15~20x5~6μm,棒状,具4孢梗;孢梗长2~3μm;担子基部横隔上有锁状联合。担孢子(3.5)4~4.5x(2.5)3~4μm[Q=(1.13)1.25~1.61,Q=1.40±0.13],椭圆形至宽椭圆形,无色,透明,薄壁,光滑,双核,非淀粉质,非类糊精质,无芽孔,孢壁遇甲酚蓝呈红色;小尖细小。侧生囊状体和褶缘囊状体常见,50~80x12~17um,近梭形至棒状,内常有反光性的、黄色至淡黄色物质,基部有锁状联合。菌盖表皮厚30~60um,胶化,由子实层状排列的棒状至宽棒状细胞(20~55x5~14um)组成,细胞中含有金黄色至黄褐色色素。担子果各部位皆有锁状联合。
生境: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或草地上。世界分布: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模式产地:欧洲。
研究标本:北京:北京动物园,1979年6月29日,郑儒永和陈桂清无号(HMAS39214); 西藏:昌都,拉多,2013年8月7日,刘晓斌243(HKAS 79944)。
讨论:露伞Ch.fracidus的主要特点是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幼小时常挂有黄褐色液滴;菌盖米黄色、浅黄色至黄褐色,较黏,边缘常有辐射状排列的皱纹;菌柄在菌环之下密被细小的褐色鳞片;菌褶菌髓规则型;担孢子细小,无色,透明;有褶缘囊状体、侧生囊状体及锁状联合。Lohwag(1937)曾在“Lepiota irrorata Quél”名下报道云南有此种,但凭证标本可能已丢失(Horak,1987a)。

库中图片 0 张

无图片

标签:环柄菇类真菌
上次编辑:-
物种编号:1
Revised:false
本页向外链接的参考文献:总计 3 条链接(含重复)
重定向至本页的页面:总计 0 条链接

©菌物志Mycopedia













回到首页    搜索物种    目录

©菌物志Mycopedia,版权声明
如需引用本文可参考下列格式:
蔡佳铭.2023. 露伞 Chamaemyces fracidus. 菌物志Mycopedia. http://www.mycopedia.top/result.php?details=Chamaemyces fracidus
Jia-Ming Cai.2023. Chamaemyces fracidus [Chinese]. Mycopedia. http://www.mycopedia.top/result.php?details=Chamaemyces fracid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