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纤细环柄菇Lepiota subgracilis
Kühner 1936
基本信息 | - 通用中文名Chinese name:近纤细环柄菇
- 拉丁学名Scientific name:Lepiota subgracilis Kühner 1936
- 属Genus:蘑菇科Agaricaceae
- 属Genus:环柄菇属Lepiota
- 分布Distribution:吉林(《中国真菌志》);云南(《中国大型真菌》)
- 有分布的省区Provinces:吉林省,云南省
- 生态Ecology:夏秋季生于阔叶林(榆树、白桦等)地上。
- 营养类型Nutrition Mode:腐生Saprotrophic
- 置信指标Confidence:★★★
|
介绍部分
简介:该种的主要特征是菌盖白色,被褐色至暗褐色浓密的小刺状鳞片,菌盖中央明显凸起;菌褶白色,离生;菌柄近广沪;菌环(或环区)白色,膜质,下表面被同菌盖鳞片;担孢子侧面观近杏仁形,上脐部不凹陷,腹面近平直。
相似物种
该种是一个变异较大的种,Vellinga记载其菌盖从很深的褐色至黄褐色都存在(基于欧洲的标本)。它和库勒环柄菇
L.kuehneriana的区别是库勒环柄菇更加粗壮,褶缘囊状体近纺锤状而非近棒状,担孢子腹面微腹鼓状而非平直。它和红黄环柄菇
L.ignivolvata的区别是红黄环柄菇菌柄基部受伤或干燥后变橙红色,盖表鳞片末端细胞长度超过500μm,而本种一般在270μm以下。
物种介绍引证的参考文献
(上文介绍部分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 Flora Agaricina Neerlandica: Critical Monographs on Families of Agarics and Boleti Occurring in the Netherlands. Volume 5 (Agaricaceae), 2001. M.E. Noordeloos, Th.W. Kuyper, E.C. Vellinga. A.A. Balkema    
涉及到该物种的相关文献
(能证明该种在我国有分布的文献)
- 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 2019. 杨祝良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 中国环柄菇属的分类学及该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兼论冠状环柄菇的群体遗传学, 2007. 梁俊峰.    
物种描述
以下描述摘自相关参考文献,不一定完全反映物种真实形态,可能存在文献过时、描述错误或者描述片面等情况
文字识别时可能有纰漏,描述若与参考文献原文有出入以原文为准
外文描述的参考翻译系网站管理者的个人翻译,仅供参考,具体以原文为准
描述1 描述来源: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类型:完整全面的描述(摘录自专著、论文等)
描述原文:
近纤细环柄菇 图46
Lepiota subgracilis Kühner, Bull. Soc. Mycol. France 52: 231, 1936
Lepiota cypeolaria var. gracilis Quél., C.R. Ass. Franç. Av. Sci. 22: 485, 1894 (Suppl Champ.Jura Vosges 19).
Lepiota gracilis (Quél.) J.E Lange, Dansk Bot. Ark. 2 (3): 24,1915.
Lepiota gracilis (Quél.) Rea, Brit. Basidiomyc.: 70,1922 (superfluous) Lepiota kuehneriana Locq., Friesia 5: 296, 1956.
Lepiota subgracilis Wasser, Ukr. Bot.Zh. 35: 516, 1978 (superfluous).
Lepiota wasseri Bon,Doc.Mycol. 22 (88): 29,1993 (superfluous name change).
担子果很小。菌盖直径 2~3cm,初近钟形,后渐伸展至近平展,白色至污白色,被褐色至暗褐色鳞片;菌盖中央具明显凸起,鳞片浓密且常呈小刺状,颜色较暗,随菌盖生长鳞片撕裂成近同心环状排列的渐小的鳞片;菌盖边缘常略延生。菌褶离生,白色,较密,不等长。菌柄长 4~6.5 cm,直径 0.2~0.3cm,近圆柱形,向基部渐粗,中空,基部稍膨大;菌柄近光滑,菌环以上污白色,以下淡黄褐色至褐色。菌环白色,近膜质,易脱落,下表面常具近似菌盖表面的鳞片。
担子22~31x8~11μm,棒状,多具4孢梗,有时具有2孢梗。担孢子(9)10~12(12.5)x4.5~6μm[Q=(1.83)1.91~2.44,Q=2.16±0.16],侧面观纺锤形或近杏仁形上脐部凹陷或否,腹部有时近平直,背腹观纺锤形或长椭圆形,无色透明,光滑,壁厚,类糊精质,刚果红中红色,甲酚蓝中不变色。褶缘囊状体 15~28x6~11 μm,形状多样,棒状、纺锤状、窄棒状、近柱状等,无色透明,薄壁,常密集排列成不育褶缘。侧生囊状体阙如。菌盖表面鳞片由呈毛状排列的菌丝组成,但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常倒伏。末端细胞 70~270x5~9 μm,近圆柱状,顶部较钝或向顶部渐窄,有时具无锁状联合的横隔,基部形成棒状短细胞,具浅褐色至褐色胞内色素,壁略厚。锁状联合存在于担子果各部位。
生境:夏秋生于阔叶林(榆树、白桦等)地上。世界分布:欧洲和亚洲(中国)。模式产地:欧洲(法国)。
研究标本:吉林:抚松,露水河,海拔620m,2004年8月12日,张丽芳409(HKAS5802)。
讨论:近纤细环柄菇 L.subgracilis 的主要特征是菌盖被暗色的小刺状鳞片,中央具明显的凸起,菌柄白色近光滑,担孢子侧面观近杏仁形,上脐部不凹陷,腹面近平直。
近纤细环柄菇是一个变异较大的种,其菌盖表面鳞片颜色变异较大,从暗褐色至赭褐色,菌柄上有时具一个环区,有时具双环区,菌盖表面鳞片末端细胞基部具子实层状排列的棒状短细胞与否(Vellinga,2001c)。
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近纤细环柄菇与红黄环柄菇 L.ignivolvata 近缘,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菌柄基部受伤或干燥后会变为橙红色,菌盖表面鳞片末端细胞较长(超过500μm)(Vellinga, 2001c)。
库中图片 0 张
无图片
标签:环柄菇类真菌 上次编辑:-
物种编号:70
Revised:false
本页向外链接的参考文献:总计 4 条链接(含重复)
重定向至本页的页面:总计 0 条链接©菌物志Myco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