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ic

搜索类型: 前后匹配前匹配学名全匹配中文名全匹配 帮助
筛选:        所有物种内容完整的物种
收录内容:
此物种的词条内容完整并得到了初步审定。
SpeciesFungorum链接  Mycobank链接    大字模式

滴泪白环蘑Agaricus lacrymans

(T.K.A. Kumar & Manim.) Z.W. Ge & Zhu L. Yang 2017

基本信息

  • 通用中文名Chinese name:滴泪白环蘑
  • 拉丁学名Scientific name:Leucoagaricus lacrymans (T.K.A. Kumar & Manim.) Z.W. Ge & Zhu L. Yang 2017
  • 属Genus:蘑菇科Agaricaceae
  • 属Genus:蘑菇属Agaricus
  • 分布Distribution:我国南方地区
  • 有分布的省区Provinces:广东省,台湾省
    查看具体分布情况
  • 生态Ecology:春夏季广泛单生或群生于绿化带草地、阔叶林地、灌丛下落叶堆、腐殖土等环境中。
  • 营养类型Nutrition Mode:腐生Saprotrophic
  • 置信指标Confidence:★★★


Picture
摄于广东
来源:len

介绍部分

简介:该种是我国南方地区极为常见的一种蘑菇。其菌盖白色,被细小褐色至紫褐色鳞片,边缘有短棱纹;菌柄细长,基部基本不膨大;菌褶离生,白色;环境湿润时菌柄(偶尔菌盖也会)会分泌红褐色、黄褐色至棕褐色液滴。
虽然该物种十分常见,但因为它过分常见,长期以来没有人想到它是一个未曾被描述过的新物种。在2004年,这种蘑菇才被以“滴泪白鬼伞Leucocoprinus lacrymans”的名称正式发表,而2017年它被葛再伟老师和杨祝良老师转移到白环蘑属后这种蘑菇才为人熟知(注:在2004年被发表时,该物种的子实层上观察到了“周细胞”,是白鬼伞属的特征之一,以此为依据尽管未得到系统学支持,它依然被置于白鬼伞属。但我国的学者研究后认为那些并不是真正的周细胞,只是未成熟的担子,故转移到白环蘑属)。此前,该种一般被误定为粗柄白鬼伞Leucocoprinus cepistipes、珠鸡白环蘑Leucoagaricus meleagris等物种,目前在台湾、香港等省份或地区该物种经常被误定为珠鸡白环蘑。

相似物种

始兴环柄菇L.shixingensis因为也会分泌液滴而与该物种相似。两者的区别见此处
该物种和巴氏白鬼伞Leucocoprinus badhamii复合群有着较密切的关系,此复合群种的成员菌肉受伤都变红色或橙色。此复合群中的珠鸡白环蘑L. meleagris、美洲白环蘑L. americanus等物种和滴泪白环蘑相似,但它们的菌柄基部膨大,菌柄上缺乏液滴,前者的菌盖表面鳞片为深褐色至浅黑色,菌肉受伤后先变黄色后呈红色,褶缘囊状体多呈棒状或纺锤型,顶部有较短的凸起,盖表鳞片由窄棒状、纺锤状或披针形的细胞组成,后者的菌肉伤变红褐色,褶缘囊状体多纺锤状,顶部通常有指状凸起,盖表鳞片由近毛状排列的褐色至近烟褐色纺锤状薄壁细胞组成,而本物种的菌盖表面鳞片褐色至紫褐色,菌肉受伤变淡橙色或淡红褐色,褶缘囊状体呈细长的不规则弯曲圆柱状,盖表鳞片由披针形,偶为棒状或纺锤状的细胞组成。
中华白环蘑L. sinicus和本物种也较为相似,但其菌肉为肉色,干后呈褐黄色,盖表鳞片主要由近圆柱形的细胞组成。
来自斯里兰卡的L. holospilotus和本物种也较为相似,但它受伤菌肉不变色,担孢子更小,褶缘囊状体棒状或宽披针形,顶部有短尖,盖表鳞片由短卵形至宽披针形的细胞组成。

物种介绍引证的参考文献

(上文介绍部分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1. 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 2019. 杨祝良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 A new species of Leucocoprinus from India, 2004. T. K. Arun Kumar & P. Manimohan. Mycotaxon 90(2):393-397    

食毒性 - 不可食用Not Edible ,由于各种原因不建议食用本蘑菇

该物种目前没有食毒性记载,但近缘的物种中一些能引起肠胃炎,需警惕。
曾有人采食了数袋滴泪白环蘑,之后未出现症状,但个例并不能有效地说明其毒性。

涉及到该物种的相关文献

(能证明该种在我国有分布的文献)
  1. 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 2019. 杨祝良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 中国环柄菇类真菌新组合[Six new combinations of lepiotaceous fungi from China], 2017. 杨祝良, 葛再伟. 菌物学报 36 (5): 542-551    https://doi.org/10.13346/j.mycosystema.160221
  3. 深圳市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2021. 伍利强. 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2011. 李跃进. 吉林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物种描述

无描述

库中图片 1 张


图片1
拍摄者(昵称或真名):©len
拍摄日期:未知
摄于广东
图片的原拍摄者保留所有权利

本页链接到
文章:始兴环柄菇和滴泪白环蘑之间的区别



标签:环柄菇类真菌
上次编辑:2023-08-28
物种编号:90
Revised:true
本页向外链接的参考文献:总计 8 条链接(含重复)
重定向至本页的页面:总计 1 条链接

©菌物志Mycopedia













回到首页    搜索物种    目录

©菌物志Mycopedia,版权声明
如需引用本文可参考下列格式:
蔡佳铭.2023. 滴泪白环蘑Agaricus lacrymans. 菌物志Mycopedia. http://www.mycopedia.top/result.php?details=Agaricus lacrymans
Jia-Ming Cai.2023. Agaricus lacrymans [Chinese]. Mycopedia. http://www.mycopedia.top/result.php?details=Agaricus lacry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