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紫鳞环柄菇Lepiota pseudolilacea
Huijsman 1947
基本信息 | - 通用中文名Chinese name:假紫鳞环柄菇
- 别称&俗称Othernames:假褐鳞环柄菇(梁俊峰,2007)
- 拉丁学名Scientific name:Lepiota pseudolilacea Huijsman 1947
- 属Genus:蘑菇科Agaricaceae
- 属Genus:环柄菇属Lepiota
- 分布Distribution:*暂无信息*
- 有分布的省区Provinces: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贵州省
查看具体分布情况 - 生态Ecology:夏秋季生于落叶林中地上。
- 营养类型Nutrition Mode:腐生Saprotrophic
- 置信指标Confidence:★★★
|
介绍部分
简介:该种隶属于卵孢环柄菇组sect.
Ovisporae,其主要特征是菌盖鳞片暗色(褐色、暗褐色或紫褐色),菌环窄细、呈手铐状,担孢子侧面观椭圆形,腹部微腹鼓状,褶缘囊状体窄棒状或近柱状且有时具无锁状联合的横隔,菌盖表面鳞片末端较长,基部具棒状短细胞。
假褐鳞环柄菇
L. pseudohelveola被认为是该种的异名(《中国真菌志》及Species Fungorum都采纳这样的处理方式)。依据Mustafa Işiloğlu & Roy Watling 1991,假褐鳞环柄菇的特点(相比褐鳞环柄菇的区别是):其菌盖颜色更偏灰褐色至粉褐色;菌柄上着生一个下表面被褐色鳞片的粉色膜质菌环,菌柄下部着生褐粉色鳞片(而非褐鳞环柄菇的膜质至絮状菌环,和菌柄下部的纤维状鳞片);成熟担孢子可达7-10μm(而褐鳞环柄菇多短于8μm)。这与中国真菌志的描述有较大的出入。
涉及到该物种的相关文献
(能证明该种在我国有分布的文献)
- 中国真菌志 第52卷 环柄菇卷(蘑菇科), 2019. 杨祝良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 中国环柄菇属的分类学及该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兼论冠状环柄菇的群体遗传学, 2007. 梁俊峰.    
- 海南和贵州木生大型真菌及相关真菌系统学研究, 2014. 初华丽. 海南大学    
-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2011. 李跃进. 吉林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物种描述
无描述
库中图片 0 张
无图片
标签:环柄菇类真菌 上次编辑:-
物种编号:65
Revised:true
本页向外链接的参考文献:总计 4 条链接(含重复)
重定向至本页的页面:总计 1 条链接©菌物志Mycopedia